螢火微光,愿為其芒 ?
春時漸去,夏日悄來。困擾上海兩月有余的新冠肺炎疫情已漸漸平復,人們在解封和復工的喜悅中漸漸擺脫長日蝸居的陰影,準備在這個“遲來的春天”中大干一場。而早在這之前,在疫情最嚴重的階段,中國船舶集團七〇八所的一批優(yōu)秀黨員、先行者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在尚不完備的辦公生活條件下,他們克服著重重困難,頂住一人多崗的壓力,以舍小家為大家的胸懷,長期駐扎在單位,認真完成著各項保障工作,為復工復產(chǎn)打下了扎實基礎。
剛入職不久就成“全村的希望”
周德康,七〇八所辦公室最年輕的員工、黨員,去年11月剛剛入職,疫情前剛剛完成崗位學習協(xié)助處理公文機要工作,理論上還是個“新手”。但在受疫情影響的兩個月里,周德康卻成為了所辦努力維持基本機能不停擺、重要信息不遺漏、疫情管控不掉線的關鍵人物,被同事們戲稱為“全村的希望”。
疫情期間,年輕的他成為了多項工作的“排頭兵”。雖有壓力,卻更點燃了這位年輕人的工作熱情和愛崗情懷。這兩個月里,他按照各級領導的要求,認真細致地做好公文機要、印章管理、企業(yè)網(wǎng)信息收發(fā)、疫情材料整理等工作,堅持日日在班、全周無休,做到“時時可召喚、事事求準確、件件有落實”,最大程度地確保重要工作不停擺,相關工作程序正確、合規(guī)。在面對不熟悉的工作時,他充分發(fā)揮了年輕人優(yōu)勢,邊學邊做邊確認,其學習能力、認真態(tài)度、程序嚴謹性得到了不少老同志的贊揚。
危難之下,方見真章。誰也沒有想到,這樣一個看起來稚嫩的“小朋友”,在困難面前可以成為如此可靠的戰(zhàn)友。他為每一次緊急的需求,隨時做好準備;也曾為協(xié)助所疫情防控措施盡快落實,通宵趕制“兩區(qū)三通道”示意圖;在繁忙的工作中依靠方便面充饑;在休息的時候做一名志愿者,積極參加核酸檢測、環(huán)境采樣等防疫工作。
更難能可貴的是,長時間處在這樣高強度、高難度的工作狀態(tài)中,他依舊保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對工作中的難處和苦處從未開口抱怨,當問及切實困難時,他只是笑呵呵地說:想解封后回家拿點夏天的衣服。大家這才發(fā)現(xiàn),已到五月他卻還穿著秋冬服裝。在他身上,我們真正看到了年輕員工的能力、年輕黨員的黨性,為能擁有一批這樣的年輕人而自豪。
多面手“單人居委會”
朱善軍,七〇八所閔行分部員工,負責該所管理職能延伸至“一所三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他的崗位既涉及內控管理,又涉及行政保衛(wèi)協(xié)調,在日常工作中逐漸鍛煉為事務管理的多面手。疫情初期,他像大部分員工一樣邊居家辦公邊做小區(qū)志愿者。在五月初加強復工復產(chǎn)管理時,他作為七〇八所閔行分部的“行政大管家”,毅然報名上崗,帶著行李一頭扎進辦公室,這一住,就是一個月。
七〇八所閔行分部復工以來,住在閔行分部保障生產(chǎn)的員工有一百多名。如何保障這一百多名員工的安全健康和生活秩序,是一項緊迫且重要的任務。七〇八所向前一步,成立了園區(qū)的“臨時居委”,確保分部復工復產(chǎn)有序開展。受復工條件所限,這個“臨時居委”各項事務的具體經(jīng)辦人,只有朱善軍一人。近三十天里,他身兼數(shù)職,從核酸檢測到抗原統(tǒng)計,從物資發(fā)放到防疫用品領用,再到人員進出審批、社區(qū)信息上報等,防疫相關工作他都要完成,原本的事務管理工作亦不能停擺。他常常天不亮就起床組織核酸檢測;清點物資直至入夜;日復一日核對核酸和抗原結果,將一百多人的名字爛熟于胸;認真盤點人員進出信息及時上報屬地管理部門以確保駐所人員能夠順利交接;聯(lián)合開發(fā)使用疫情信息化平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切實地落實好了各項“居委事務”。此外,他還協(xié)助完成安全保衛(wèi)管理和檢查,為安保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不為人知的是,朱善軍復工的背后,是讓人動容的“舍小家、為大家”。四月中旬,他的愛人突發(fā)疾病緊急住院就醫(yī),至今獨自在家休養(yǎng),身體羸弱,尚著棉衣。朱善軍在面對閔行分部的復工需要時,也曾掙扎糾結,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在做好家庭保障工作后按時復工。在忙碌工作之后,他作為家庭的中流砥柱,要關詢愛人的狀況、長輩的病情、購置家中飲食、找人幫忙傳遞物資,可以說是心分千千瓣,瓣瓣操碎心。雖然常常牽掛,但在復工后的日子里他卻沒有請假一天,他說:“在工作中日益體會到這個‘小居委會’的重要性,一旦疫情管控不到位,影響的并不是一人一事,而是一百多個人與一百多個家庭?!?
“單人居委會”日常忙忙碌碌,每件事情看起來都是小事,但匯聚起來便是疫情防控、復工復產(chǎn)的大事。常言道獨木難支,但朱善軍卻扎扎實實地撐住了疫情管理要求落地落實的重擔,為七〇八所閔行分部的疫情防控扎牢了籬笆,也為保生產(chǎn)、保進度、保目標提供了堅實支撐。
三人運輸“飛虎隊”
疫情發(fā)生以來,七〇八所有序推進復工復產(chǎn)已見成效,員工在崗率日益提升,基本保障了各重點研發(fā)項目和緊急任務的工作需求。到崗率的提升離不開及時、有序的人員運送保障,在這背后,是一支三人運輸“飛虎隊”的辛苦付出。
夏添,車隊管理員
虞才榮,大型客車駕駛員
劉俊,商務車駕駛員
自四月底虞才榮進駐所內、五月三號車隊三人在所集合至今,這一個僅僅三人的隊伍像鉚釘一樣牢牢扎在崗位上,日復一日早出晚歸,駕駛車輛穿梭于上海各地,已經(jīng)為所員工復崗、輪班提供車輛保障近千次。在七〇八所開展復工車輛預約初期,車隊每天接到的接送任務高達四五十項,這些員工散落在上海不同方位,有些遠至嘉定、金山、崇明,路途之遙遠,路況至復雜,是車隊成立以來未曾遇到過的挑戰(zhàn)。
每天清晨,“飛虎隊”三人詳細核對接送人員信息及路況,合理規(guī)劃路線,爭取在能力范圍內及時滿足各個部門的用人需求。工作期間,他們不僅要克服路況復雜無法導航的困難,摸索出道路將人員安全送至目的地;更要認真準備好相關手續(xù)通過各區(qū)之間的層層防疫檢查關卡,一趟下來路程用時往往較疫情前要翻倍;在任務暴增、路途費時的壓力下,“飛虎隊”的三名“運輸戰(zhàn)士”并未退縮,他們勇敢擔當,盡全力滿足每一項用車需求,每天在晨曦薄霧中駕車出所,深夜月光下泊車入庫,一出車便是幾個小時,午飯晚飯從未準點吃過,往往是趁著在所里停留片刻,囫圇幾口果腹,就洗手消毒再次出發(fā)。
疫情期間,“通行證”是企業(yè)人員流通的關鍵,而司機自身的防疫安全,更是“通行證”正常發(fā)揮作用的重中之重。自到崗以來,“飛虎隊”三名成員全部駐扎在所不曾回家,堅持每日主動去往核酸檢測點檢測,確保路途之中不因防疫要求不達標而被阻。與此同時,他們不僅提高了車輛清潔頻率,還自覺成為“跟車大白”,每接送一人,都要對上車人員周身和行李進行細致消毒,行車期間認真管理車內秩序,最大限度確保乘車人員在途安全。除此外,“飛虎隊”還多次臨危受命,為有緊急需要的員工及家屬提供送醫(yī)服務,將所人文關懷落到了實處。
車輛保障工作或許不夠引人關注,但卻是科研生產(chǎn)得以順利開展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更是在這疫情期間倍加艱難的一環(huán)。在這條“抗疫之路”上,“飛虎隊”的三位員工以思想上的勇氣和擔當、行動上的速度和態(tài)度,一次次和時間賽跑、和困難賽跑,在單位與員工間架設起了一座堅固橋梁,也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xiàn)出了不凡的華光。
| 通訊員:周 勖
| 責 編:高紅梅
| 校 對:方 浩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